要闻播报
笃行“什么也没丢,却找了一辈子” | 马瑾院士
2020-04-26 09:17:56  来源: 字体: [ ] 打印
1.39K

今年2月20日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”重点专项“地震亚失稳阶段识别的实验、理论与野外观测研究”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。而在此之前的6个月,2018年8月12日,这个项目的发起者,也是亚失稳模型的提出者,我的老师马瑾院士,在主持完最后一次立项研讨会后,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

再往前追溯1个月,马瑾老师在参加党支部活动时说:“只要对国家,对老百姓有用处的事,我们就去做。地震科学研究是我们的责任,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,取得的每一个进步,获得的每一个发现,都是对地震科学的贡献……”

微信图片_20190909144143.jpg

马瑾(右二)院士与国内外专家在一起交流

上个世纪30年代,马老师出生于江苏如皋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毛主席号召“开发矿业”,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地质工作的热潮。在时代的感召下,正值青年的马瑾老师考取了北京地质学院,从此与地学结下不解之缘。毕业后,她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。由于表现突出,她被国家有关部门选中,派往苏联攻读博士学位。求学期间,马老师成绩优异,在莫斯科举行的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”活动上,代表中国留学生发言。

从苏联回国后,马老师迫切希望能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,推动相关专业发展。当时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与苏联存在较大差距。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,马老师认为要先做起来,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。她说:“我们先想办法在实验室做实验、找规律,来帮助我们理解野外的事。”

她带领团队先后筹建起相似材料和光弹实验室、岩石力学实验室、构造变形物理场实验室。由于实验结果直观,这些实验室成为来所访问的国内外学者必到之处。#p#分页标题#e#

上世纪80年代,该实验室被批准为“国家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”。本世纪初,中国地震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——“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”在马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组建。

马老师说:“自力更生,自主创新,自主研发和自由探索,是我们实验室立室之本。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构造物理实验室的观测手段越来越丰富,很多仪器和软件都靠自己研发。她常叮嘱我们:“真正适合科研用的仪器不是用钱能买得到的。”

2016年,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科研团队来访,对我们自主研发的设备赞不绝口,说是“领域内国际先进水平”,并表示“要把实验放到中国来做”。日本、英国等多个国家学者也慕名来交流学习。这些实验室已成为国际构造物理学研究领域的中国品牌、中国形象。

早期,中国构造物理学领域没有自己的专业学术机构。在马老师的推动下,“中国岩石力学和工程学会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”和“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”相继成立。在这些新的平台上,她力邀国际著名学者来华,主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,打开同世界对话的窗口,有力推动了学科发展。

马老师教导我们:“科学研究比较枯燥,一切趣味都在学习、思考和探索中,表面平静如水,内心却是轰轰烈烈的。”在苏联求学期间,马老师经常一个人,一匹马,沿着断层开展科学考察。马老师高度重视野外调查的第一手资料,一生足迹遍布全国,82岁还到滇西北布设台网。她曾说:“我们这些搞研究的,什么也没丢,却找了一辈子。”

2011年,在大量研究基础上,她首次提出了亚失稳模型,认为“预测地震,关键在于抓住地震前的亚失稳阶段”。随后,她带领团队认真求证,不断丰富完善。在实验室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之后,她探索将亚失稳从实验室推向野外,推动以亚失稳为基础的地震预测研究不断走向深入。

地震科学是她一生战斗的阵地,亚失稳研究成果是她科研报国的见证。64年党龄,62年潜心研究,马老师的一生是坚守初心、科学报国的一生,是追求卓越、不断创新的一生。她在岗位上,始终牢记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,在地震预测预报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,引领科技攻关,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她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,将对地球科学和地震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书写成了精彩的人生,是我们永远学习和景仰的榜样!#p#分页标题#e#